文章内容核心观点提取:创业板业绩、创业板 盈利
?
233.87亿元!
12月25日,中集车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集车辆”)将创业板上会,其2019年营业收入高达233.87亿元!
截至12月23日,创业板施行注册制后的新上市公司营业收入超过这个数字的仅有1家,即金龙鱼。
虽然营业收入很高,中集车辆报告期内的行政处罚却不少,且劳务派遣比例均超过10%。
中集车辆在12月16日公布上会稿后,其控股股东的第一大股东在12月18日便发生变更。
01 报告期内股权变更
中集车辆在上会稿中表示,公司是全球销量排名第一的半挂车生产企业,在全球主要市场开展七大类半挂车的生产、销售和售后市场服务;在中国市场,公司是具有竞争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专用车上装生产企业,同时也是知名的冷藏厢式车厢体的制造企业。
2017年-2019年以及2022年上半年(下称“报告期”),中集车辆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95.08亿元、243.31亿元、233.87亿元、112.3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64亿元、11.96亿元、12.11亿元、6.35亿元。
其中,中集车辆2019年在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88%的情况下,归母净利润却同比增长12.11%。其主要原因是,中集车辆2019年的非经常性损益多达2.99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中集车辆2019年归母净利润反而同比下降11.53%。
财务摘要,数据来源:上会稿
中集车辆的控股股东为A+H上市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集集团”),其控制中集车辆57.42%的股权。中集车辆目前使用的“中集”相关商标来自中集集团的授权。
12月16日公布的上会稿显示,中集集团无实际控制人,其第一大股东为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第二大股东为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24.55%和22.69%。
但很快,公司大股东的股权就发生了变化。
12月18日,中集集团公布称,中集集团第一大股东发生变化。南宁资本集团及其全资控股公司从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等处受让中集集团29.74%的股权,并成为中集集团第一大股东。
关于这项转让,中集车辆在上会稿中表示,股权转让事项不会导致公司经营管理层、主营业务产生变化。
02 劳务派遣比例超标
IPO日报发现,中集车辆报告期内受到的行政处罚并不少。
环保处罚方面,中集车辆报告期内共有11张罚单。比如,中集车辆因喷漆房废气设施漏风封闭不严,环保设施运行不正常,而被梁山县环境保护局罚款60万元;中集车辆因正在生产,焊装车间部分焊接工位未正常使用焊接烟尘净化器,烟尘无组织排放,其被洛阳市生态环境局罚款14万元。
安全生产处罚方面,中集车辆报告期内共有6张罚单。比如,中集车辆因特种作业人员未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上岗作业,而被青岛市黄岛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局罚款5万元。
质监处罚方面,中集车辆报告期内共有3张罚单。比如,中集车辆因生产的5台集装箱骨架车辆重量超过车辆《合格证》及国家规定的整备质量,而被黄岛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责令停止生产涉案产品,以及罚款27万元。
税务处罚方面,中集车辆报告期内也存在缺陷,比如公司因违反税法被梁山县地方税务局稽查局罚款2.03万元。
除此之外,中集车辆报告期内还有其他罚款,比如国家外汇管理局南宁市分局罚款5万元;南宁市坪山区卫生健康局罚款9000元;南宁海关罚款9000元。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中集车辆报告期内劳务派遣比例均超过10%,分别为18.58%、15.88%、12.05%、12.13%。
劳务派遣摘要,数据来源:上会稿
国家人社部官网显示,《劳务派遣暂行规定》自2014年3月1日起施行。该规定要求,用工单位在规定施行前使用被派遣劳动者数量超过其用工总量10%的,应当制定调整用工方案,于2016年3月1日前降至规定比例。
南宁汉盛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建新对IPO日报表示,劳务派遣只能适用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但很多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常规性工作岗位也采用劳务派遣的用工方式,这实质上是违反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不利于劳动者权益的保护。
“该法的立法精神是尽量压缩劳务派遣的用工数量,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王建新指出。
中集车辆在上会稿中表示,针对上述劳务派遣用工瑕疵,公司已出具书面整改承诺。截至2022年8月31日,公司境内子公司已完成对劳务派遣不合规情形的整改。
中集车辆2022年7月31日公布的创业板申报稿中,中集车辆彼时仍未整改完毕。换句话来说,中集车辆申报创业板时,尚未解决这一问题。
关于如果不申请A股IPO,公司是否会改正劳务派遣不合规的现象等问题,IPO日报向中集车辆发去采访提纲,但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END
记者 邹煦晨
版式 王莹
编辑 吴鸣洲
●重磅!请问四方新材:怎样“送”2亿采购金给歇业的供应商?
●调查“准上市公司” | 优彩资源:“忧”多,“猜”也多
●实控人行贿被上交所点名,连续两年违规,四方光电估值能否猛增261.9%?
●并购志-豪气!新股东欲21亿拿下这家上市公司控制权,后者却业绩下滑…